郑州理工职业学院
当前位置:首页>>宣传工作
【凝心聚力推动人才培养高质量,多措并举铺设就业创业青春路丨学校高质量就业创业工作巡礼】从校园到田野:经贸管理学院校友周博的生态致富路
来源:党委宣传部 作者:朱昱函 阅读: 发布时间:2025/10/31 9:32:32

    编者按: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,关乎国计民生、牵动千家万户,是重要的民生工程,是高校办学水平办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,更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。多年来,我校积极贯彻新时代教育要求,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遵循OBE理念,“双群驱动”赋能人才培养,深度开展校企合作,推行课赛证融通,以赛促学、以赛促就、以赛促创,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;春秋季双选、访企拓岗、参军入伍、专升本升学、基层服务项目等多措并举,大力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,学校就业创业工作成绩斐然、持续向好,并由此带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。为梳理总结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经验,鼓舞士气、振奋人心、凝聚力量,根据理事会领导指示,党委宣传部开设【凝心聚力推动人才培养高质量,多措并举铺设就业创业青春路——学校高质量就业创业工作巡礼】专栏,集中宣传报道各学院与相关部门就业创业工作做法、工作亮点与工作成就,藉此进一步激励与促进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。

  “周博这娃,真是咱泌阳的骄傲!不光自己把日子过红火了,还带着咱全村人一起致富,这样的年轻人少见啊!” 在驻马店市泌阳县的生态农庄里,村民王大爷望着漫山遍野的桃林和林下嬉戏的家禽,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。这位被乡亲们交口称赞的年轻人,正是郑州理工职业学院 2014 级市场营销专业优秀校友周博。毕业后,周博放弃城市的发展机遇,毅然回到家乡扎根基层,以生态农业为根基,走出了一条“农林渔牧”融合发展的致富路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。



  2014年秋,来自泌阳县农村的周博踏入郑州理工职业学院的校园,成为市场营销专业的一名学生。不同于部分同学对未来的迷茫,周博从入学之初就有着清晰的规划。“我来自农村,深知农民种地的不易,也看到了家乡农业发展的潜力。” 在校园里,他不仅认真钻研市场营销理论知识,还主动选修了农业经济、生态养殖等相关课程,利用课余时间泡在图书馆查阅农业政策、市场动态等资料,为日后返乡创业积累知识储备。

  辅导员陈飞至今对周博印象深刻:“他是个特别有想法、能吃苦的学生。课堂上总是积极提问,课后经常和老师探讨农村产业发展的问题,还利用假期深入家乡的田间地头做调研。当时就觉得,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在农业领域做出成绩。”在校期间,周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,曾作为团队成员参与“农村农产品营销模式调研”课题,深入省内多个乡村考察,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,形成的调研报告获得了学校优秀社会实践成果奖。这些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调研能力和沟通能力,更坚定了他返乡发展生态农业的决心。



  2017年,周博顺利毕业。面对多家企业伸出的橄榄枝,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家乡泌阳县。“城市的机会很多,但家乡的土地更需要年轻人。” 周博的决定起初遭到了家人和亲友的反对,“好不容易走出农村,怎么又回来了?”“搞农业又苦又累,还不一定能赚钱。”面对质疑,周博没有退缩,他耐心向家人解释自己的创业规划,并用在校期间做的调研数据说明家乡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。最终,家人被他的执着打动,给予了他支持。

  创业初期,周博面临着资金短缺、技术不足等诸多困难。他拿出自己的积蓄,又向亲友借款,筹集了启动资金,承包了村里闲置山地,开始种植桃树。为了掌握桃树种植技术,他专程前往山东、陕西等桃树种植大省考察学习,虚心向当地果农请教,还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到田间地头指导。“那段时间,他每天天不亮就往山上跑,天黑了才回来,皮肤晒得黝黑,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。”村民刘大妈回忆道。

  经过两年的精心培育,桃树终于开始结果。然而,新的问题又出现了:桃子的销路不畅。这时,周博在学校学到的市场营销知识派上了用场。他利用互联网平台,开通了电商店铺和社交媒体账号,通过拍摄桃园日常、分享种植故事、直播带货等方式推广自家桃子。他还设计了精美的包装,突出桃子的生态、绿色特点,吸引了大量城市消费者。同时,他主动联系本地超市、水果店,建立长期供货合作关系。凭借着优质的品质和创新的营销方式,周博的桃子供不应求,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。

  在桃树种植过程中,周博发现桃园里的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。“桃树的行距和株距之间有很多空地,闲置着太可惜了。”结合在校期间学到的生态农业知识,他萌生了“林下养殖”的想法。2019年,他在桃树下养殖了2000只土鸡。土鸡以桃园里的虫子、草籽为食,粪便又可以作为桃树的有机肥料,形成了“林养结合、生态循环”的模式。这种生态养殖的土鸡和鸡蛋深受消费者喜爱,市场价格比普通土鸡高出不少,为周博带来了额外的收入。

  尝到甜头后,周博进一步扩大了养殖规模,陆续在桃园里养殖了鸭子、鹅等家禽。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和市场需求的增加,他又大胆尝试养殖鸵鸟。“鸵鸟养殖周期短、经济效益高,而且鸵鸟肉、鸵鸟蛋营养价值丰富,市场前景广阔。”为了养好鸵鸟,周博专门前往鸵鸟养殖基地学习养殖技术,建立了标准化的鸵鸟养殖棚,配备了专业的养殖设备。如今,他的鸵鸟养殖规模已达到50多只,年销售额超过数十万元。

  在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同时,周博还利用桃园附近的池塘发展渔业养殖,投放了鲤鱼、草鱼、鲫鱼等多种鱼类。他采用生态养鱼模式,不使用化肥、农药,让鱼类自然生长。“我们的鱼肉质鲜嫩,没有土腥味,很多顾客都是慕名而来。”周博介绍道。如今,他的生态农庄已形成“桃树种植+林下养殖+渔业养殖”的多元化发展模式,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。

  “自己富了不算富,大家富了才是真的富。”周博始终没有忘记家乡的乡亲们。随着农庄规模的扩大,他优先雇佣村里的留守老人、贫困户到农庄工作,为他们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。“我在这儿工作,每个月能挣 3000多块钱,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,比外出打工强多了。”村民张大姐笑着说。截至目前,周博的生态农庄已带动20多名村民就业,帮助 1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。

  此外,周博还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种植、养殖技术传授给乡亲们。他定期组织村民开展技术培训,邀请农业专家为大家讲解病虫害防治、科学养殖等知识,还免费为村民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。在他的带动下,村里有 5户村民也发展起了生态种植和养殖产业,形成了“一户带多户、多户带全村”的致富效应。“周博不仅给我们提供工作,还教我们技术,让我们也能靠自己的双手赚钱,真是个好后生!”村民李大哥感激地说。

  为了进一步带动乡村产业发展,周博牵头成立了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,整合村里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,统一规划、统一管理、统一销售,形成了规模化、集约化的发展模式。合作社还注册了自己的品牌,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。如今,泌阳县的生态农产品不仅畅销本地市场,还远销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大城市,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。

  从郑州理工职业学院的校园到泌阳县的田间地头,周博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了一曲乡村振兴的赞歌。他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、敢闯敢试的创业精神和心系乡亲的责任担当,在平凡的土地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。未来,周博计划进一步扩大生态农庄的规模,发展乡村旅游、农事体验等项目,打造“农业+旅游”的融合发展模式,带动365体育彩票_365bet体育娱乐场-【官方唯一授权】@乡亲增收致富,为乡村振兴注入365体育彩票_365bet体育娱乐场-【官方唯一授权】@青春力量。

 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经贸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魏亚飞表示,周博是学校众多优秀校友的缩影,学校始终贯彻落实“立德树人”的根本任务,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。未来,学校将继续加强校企合作、产教融合,为学生搭建365体育彩票_365bet体育娱乐场-【官方唯一授权】@实践平台,培养365体育彩票_365bet体育娱乐场-【官方唯一授权】@像周博这样扎根基层、服务社会的优秀人才,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。



文图来源/经贸管理学院 刘潭潭
审核/季荣臣
编辑/朱昱函
邮编:450000
就业办电话:15324947690
365体育彩票_365bet体育娱乐场-【官方唯一授权】@/div>
地址:郑州市新郑龙湖大学城南107国道西侧招生处
郑州理工职业学院保留本站所有权利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